1. Home
  2. »
  3. 國際新聞
  4. »
  5. 3000人于伦敦的中国新大�...

3000人于伦敦的中国新大使馆选址示威 挤满邻近马路 反对“巨型间谍中心”

在英国高官开绿灯下,中国在伦敦兴建新的巨型大使馆计划很有可能会获通过。身处英国的香港倡议者正在尽最后努力,于星期六(2月8日)下午组织了一次大型示威,有大约有3,000人参与示威,示威者不止爆满选址前皇家铸币厂前的空地,更因为人数太多而慢慢挤出马路,当地警方需要控制场面,以免阻碍交通。示威主办者指,这次示威已经证明,当局在较早前公布的一份宣称“现场足够容纳示威者”的交通报告并不合理,因此不应该批准新大使馆兴建。

伦敦警方严阵以待,派出10部警车和过百名警员在现场维持秩序。有在场警察对美国之音指,伦敦警方预计有2,000人参加,但现场参与示威的人数比预计的多。

示威主办者首先邀请国会议员发言。英国保守党影子保安国务大臣图根达特(Tom Tugendhat,又译董勤达)说,中共在新大使馆选址内发生的事情都不会有利于英国国家利益。

他说:“我们知道当中共关一扇门,里面关住的唯一的东西就是人们的自由。”

保守党议员指中国新大使馆会是“巨型间谍中心”

英国保守党影子司法大臣詹里克(Robert Jenrick,又译郑伟祺)说,英国首相斯塔默(Keir Starmer,又译施纪贤)跪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脚下,中国新大使馆会是“巨型间谍中心”,他们需要“抗争到底”。

他说:“这是一个错的地点。这是一个错的程序。这对于英国的国家安全也是错的。勇敢的居民不应该要住在一座由中国共产党营运和拥有的地方。”

英国国会跨党派香港小组主席、属于执政工党的国会议员麦道国(Blair McDougall)说,示威者需要向北京显示他们会站起来抗争。

他说:“我们要有勇气对中国说,如果你想在这里有一个大使馆,你需要关闭新疆的(强迫劳动)营。如果你想规划通过,就需要释放你从香港人存款偷取的亿万元。如果你想这国家对你开放,你需要打开黎智英的监房并释放他。”

在英港人远道而来示威

不少在英国的香港人远道而来示威,北至苏格兰有人乘飞机到伦敦,曼彻斯特亦有三部旅游巴士接载示威者到场。雪埠(Sheffield,雪菲尔,又译称锡菲)、列斯(Leeds,又译里兹)、伯明翰(Birmingham)等城市亦有人组团到场示威。

香港人周先生对美国之音后,他跟太太在香港雨伞运动后的2015年搬到英国,今次带了儿子,由李斯特 (Leicester,又译莱斯特)到伦敦示威。

他说:“因为我们很不想亦非常反对中共在这里开一个巨型大使馆,如果它开启了,这将会是另一个中共海外警署,甚至是酷刑中心,他们什么都做得出。我们绝对反对,所以山长水远都来。可能有很多英国人还未很明白共产党有多恐怖,做的事有多恶劣,我们要站出来发声,让他们知道。”

现任英国沃京罕区议会(Wokingham Borough Council)议员吴兆康说,民主、自由、公义也是英国人的价值,不希望中国大使馆有外交特权。他说,在英香港人需要多向外界宣传。

他说:“在民主国家,我跟大家说,得民意者得天下,我们应该用尽我们每一个人的方法执讲尽香港,我们可以跟同事讲,跟邻居说。”

本地人亦有参与

“香港民主委员会”高级国际倡议干事刘珈汶对美国之音说,这次示威是她在英国见过最大型的反共示威,亦有本地英国人参与。

她说:“他们除了是居民外,也有一些关注中国议题,现在政府与中国的关系是怎样。所以其实今次除了集会是反对这个超级大使馆,已经上升到去一个不是只关心中国议题的人的层面。”

住在伦敦的英国公务员Dan也有出席示威,他说他自小已经有留意到香港主权移交的新闻,认为英国没有保障香港的自由,应该要争取英国政府做得更好。

他说:“在这里有一个大使馆,这么接近富有历史的伦敦塔,这会是一个侮辱,对英国人及香港人都是侮辱。我想我们不能让这大使馆获得批准。我理解中方需要有大使馆,但大使馆应该是在公平的情况下批准,而不是只代表一部份的利益。”

两名示威者因涉嫌违反《公共秩序法》被捕

在示威期间,示威者企出马路,有两名示威者被捕。选址所在的塔村警方对美国之音指,警员以涉嫌违反《公共秩序法》下第14条,即是有关公共集会的条款,拘捕了两个人。没有人被起诉。

在示威尾声,示威者以“流水式”过马路,其后到大约下午4时20分,在警方要求清场下逐渐散去。示威者吴先生指,他被警员截停搜身,但没有被捕。

由工党政府决定

中国政府在2018年购入该地皮,计划兴建在全球规模最大的外交设施。地皮所在的塔村市议会(Tower Hamlets Council)在2022年12月一致否决计划。去年8月,中方再次提交申请。

去年11月,英国首相施纪贤在巴西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举行双边会晤时,指出之前与习近平通电话时,对方提到新大使馆计划,英国政府因此介入审批。外相及内政大臣已经表明支持,交由英国副首相兼房屋大臣雷纳(Angela Rayner,又译韦雅兰)决定。

伦敦警察厅(The Metropolitan Police)在较早前曾经担心新大使馆会成为示威热点,并且危害游客和居民的安全而反对兴建计划,但现时伦敦警察厅已经撤回该反对意见。撤回反对的关键理由在于由中方委托外界顾问在2022年写成的一份交通评估文件,指选址前面可以容纳2,000名示威者,附近的街道更可以容纳4,500人。

塔村市议会在警方不反对下,亦表示没有理由反对。市议会将会在下周就这个议题举行听证会,但最后决定权将会在英国中央政府手上。

选址内居民反对

新大使馆亦会影响一众在选址居住的居民。皇家铸币厂租客和居民组织(Royal Mint Estate Tenant and Resident Association)主席Naz Islam对美国之音说,期待他们的律师在公听会代表他们发言,向英国规划机构表达关注。

他说:“不论是中国还是其他国家,这不是一个适合做大使馆的地方,地点是完全错误,而一个在人口密集的住宅区、这么大的大使馆会有很大的保安问题。那里没有可以安全示威的地方。”

义务代表他们的大律师Michael Polak对美国之音说,英国政府似乎会强行通过超级大使馆的计划,不理居民的看法。

他说:“当你看看选址,就会清楚知道选址因为数个原因而并不适合(作大使馆)。在曼彻斯特和贝尔法斯特的中国领事馆的事件后,(居民)是有正当理由有所忧虑的。”

在2022年10月,一名香港示威者在中国驻曼彻斯特总领事馆被袭击,而英方没有把六名疑似有份袭击的总领事馆官员驱逐出境,中方则将他们调离英国,当中包括总领事郑曦原。

在2020年,中国驻贝尔法斯特领事馆在没有规划批准下,兴建了一幅新的围墙,引起当地居民反对。中方指他们有外交豁免权,不受法院限制。

Visits: IP:18.189.180.234

發佈留言

Left Menu IconEng | 中文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