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Home
  2. »
  3. 國際新聞
  4. »
  5. 诺贝尔和平奖提名人、�...

诺贝尔和平奖提名人、内蒙异议人士哈达病危抢救后失踪

2025年2月7日,内蒙古著名异议人士哈达家人证实,哈达在呼和浩特病危接受抢救近两周后失踪,医院和公安当局拒绝通知家人有关他的病情和行踪。在此之前,四位日本议员正式提名哈达为诺贝尔和平奖候选人,并获得挪威诺贝尔委员会的确认。哈达一直致力于推动内蒙古民族的政治觉醒,呼吁更高程度的自治和民族自由,被外界称为“南蒙古的纳尔逊·曼德拉”。

病危抢救后强行失踪

据位于美国纽约的人权组织“南蒙古人权信息中心”发布的消息,哈达1月25日深夜在他被软禁的住所突发疾病倒地,被中国国安人员紧急送往地区首府呼和浩特的一家医院进行抢救。

哈达的妻子新娜在呼和浩特接受美国之音电话采访时证实说,哈达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重症监护病房就医。但2月6日晚上,记者再次与新娜取得联系时,她表示哈达已被警方从医院带走,且没有告知他们哈达的去向。

新娜说:“昨天早上,哈达打电话说要一些东西,我们就在等他消息。到了医院后,外面来了两名原来的公安人员。他们告诉我们今天不让进。我和威勒斯(哈达的儿子)绕到五楼,仍然不让进。我们是哈达的家属,但还是不让进。医生说今天上午才从ICU病房转走,去哪儿呢?他说不知道,警察不允许家属见面。”

新娜说,这是哈达在30年后再次失踪。“我昨天去的看守所,他们也说查无此人,现在我们都不知道去哪里找他。”

新娜还希望通过美国之音向外界发出以下声明:“作为哈达的妻子,我在此呼吁三点。一,哈达已经被监禁30年整,身心遭到极大摧残。生命岌岌可危。二,我们母子也因为公开揭露真相,均被诬陷入狱,并判刑。警方还入住我家住宅楼,常年监控,家属也失去自由。三,中共当局对哈达的无休止迫害,恰是内蒙古蒙古人人权惨状的缩影。恳请国际社会进一步关注和谴责,并敦促中共当局收敛其赤裸裸的违法行径。解禁对哈达及家人的监控,还我们以真正的自由。”

30年的监禁、拘禁和软禁

哈达1995年被中共以“颠覆和分裂国家”等罪名为由判处15年监禁。2010年刑满释放后,当局担心他出狱后继续进行反抗活动,让他居住在指定的住所,安排一组警察24小时实施严格监控。

这30年间,总部设在美国纽约的“南蒙古人权信息中心”等海外多家机构和媒体不断报道哈达的遭遇,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哈达被很多人称为“南蒙古的纳尔逊·曼德拉”。

“南蒙古人权信息中心”主任陶高朝格·恩和巴图多年在国际社会上呼吁释放哈达。他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说,“哈达已成为南蒙古维权、反抗运动的标志性人物。”

他说:“哈达被监视居住,条件并不比监狱好,不能离开住所,不能使用网络和手机,不允许他人看望。不仅哈达一个人失去自由。他妻子新娜多次被捕关押,有相当一段时间和儿子维勒斯三个人同时被监禁。新娜行动受限制,维勒斯出门打工经常被警察骚扰,导致他们母子无法正常生活。”

恩和巴图说,哈达主张和平方式提出诉求,反对任何暴力形式。他的做法非常温和理性。

“几十年来,内蒙古人虽然多次以上访、申诉等方式维护合法权益,甚至游行抗议,但从未发生任何相关的暴力事件。这多少与哈达的理念和影响有关系。面对警察严刑拷打,软硬兼施,威逼利诱,哈达始终没有认罪、认错,也没有做过任何形式的妥协,”他说。

获日本国会议员提名诺贝尔和平奖

今年1月,四位日本国会议员提名哈达为2025年诺贝尔和平奖候选人。美国之音采访了游说日本国会为哈达的提名作出巨大努力的日本著名评论家、印度太平洋人权信息中心的石井英俊。

他说:“我认为推荐哈达先生为诺贝尔和平奖候选人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哈达先生是南蒙古人权斗争的象征,同时也是中国政府对南蒙古镇压的象征。中国政府对人权的压制是一个极其严重的问题。如果哈达先生能够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不仅会成为南蒙古人民的希望,也会给受到中国政府压迫的所有人民带来希望。我由衷地祈愿哈达先生能够获奖。”

石井英俊说,推荐哈达先生为诺贝尔和平奖候选人的四位日本国会议员分别来自执政党和在野党。推荐人之一是参议员山田宏,另一位是众议员岛田洋一,另外两位议员的姓名未公开。山田宏参议员作为南蒙古议员联盟的干事长,一直积极关注南蒙古人权问题。

美国之音记者电话联系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和驻纽约领事馆要求置评,但电话无人接。发送的邮件在截稿时也没有得到回复。

从学运领袖到人权斗士

哈达1955年出生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兴安盟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1978年,哈达考入哲里木盟(现通辽市)师范学院,并于随后进入内蒙古师范大学,分别获得蒙古语言文学学士和哲学硕士学位。大学期间,哈达开始深入思考民族问题,尤其是蒙古民族在中国的政治地位及文化生存的挑战。毕业后,哈达在内蒙古人民出版社担任编辑工作。

后来,他辞去了出版社的工作,开办了位于呼和浩特市的“蒙古学书店”,将自己对蒙古民族历史、文化及自治权的研究付诸实践。在这个书店里,哈达不仅销售有关蒙古文化的书籍,还举办讲座和讨论会,积极推动当地人民尤其是年轻人关注和思考民族问题。然而,随着哈达日益激烈的言论和活动,他的书店被当局视为“民族分裂分子聚集的黑窝点”,并于1995年在哈达被捕后遭到搜查和封锁。

在1981年,中共当局为了实施一项旨在减少自治区蒙古族干部数量、限制蒙古语教学并大规模引入汉族人口的政策,在内蒙古自治区秘密下达了所谓的“28号文件”。这一政策迅速引发了内蒙古各大高校和中专学校的反弹。许多学生自发组织了罢课和抗议活动,要求维护蒙古族的语言和文化。

哈达不仅是这场学生运动的积极参与者,更在其中担任了重要的领导角色。这场抗议运动中不仅崭新了他的领导力和组织能力,更重要的是让更多人认识到文化和民族自决的重要性。虽然这场运动最终未能阻止中共殖民政策的实施,但哈达在其中发挥的核心作用,使他成为了内蒙古人权运动的先驱之一,也为他后来的政治活动奠定了基础。

1990年代,哈达决定辞去在出版社的工作,开始投身于更为深远的政治活动。他成立了“南蒙古民主联盟”,并创办了“南蒙古之声”杂志,旨在推动内蒙古民族的政治觉醒,呼吁更高程度的自治和民族自由。中国政府视“南蒙古民主联盟”为“民族分裂组织”的地下组织。他还撰写了《南蒙古之路》等书籍,详细论述了内蒙古在中国的民族困境和应对策略,提出了在和平的框架下争取民族自主权的可能性。这些活动与言论最终引发了中共当局的强烈反应,并导致了哈达的被捕和长期监禁。

揭示中共在内蒙“自治”的真相

哈达在文章中揭示中共对内蒙古“自治”的真相。 他写道,纵观中共从1947年开始在内蒙古实行的所谓“自治”制度过程,中共做的各种承诺,如“内蒙古自治区施政纲领”等关键文件,一概不算数,逐渐作废,自治没有任何法律保障,却以各种方式强行同化蒙古民族,损害蒙古民族权益,使蒙古族保留自己传统文化、生活方式的空间被极大的挤压,自治已经名存实亡。

他在文章中说,蒙古族人士只要提出自己的诉求,往往被打成民族分裂分子,受到各种处分和惩罚。特别是1968年发动的“挖乌兰夫黑线,肃乌兰夫流毒”(简称‘挖肃’)运动当中,数十万蒙古族人受迫、死伤。冤假错案始终没有得到平反,很多真正凶手没有受到惩罚,而且“文革”过去后没有反思这个惨痛教训,反而加大打压蒙古民族的力度,让蒙古民族生活在无尽的恐惧中。

哈达认为,内蒙古人不能这样任中共宰割,默默忍受,等待民族的灭亡,必须认真考虑自己的未来和出路问题。理论上,有实现真正自治、独立建国和与蒙古国合并三种可能。哈达主张实现真正的自治或高度自治,保障蒙古民族保留文化传统和生活方式,与各民族和睦相处,平等发展。

哈达通过建立政治团体和开办读书会等形式组织蒙古族年轻人学习自己的历史,提高理论水平,思考未来,撰写文章,他们在社会上的影响迅速扩大。

1995年冬天,中共当局经过长期跟踪、监视后,对哈达实施逮捕,并以“颠覆和分裂国家”等罪名,判处15年监禁。在1996年11月11日,呼和浩特市中级人民法院在哈达的判决书中提及哈达和他组建的“南蒙古民族联盟”的奋斗目标时称,它的“近期目标—以和平的方法,建立南蒙民主自治国。长远目标–合并于蒙古国”。

“南蒙古人权信息中心”说,哈达在完成刑期后立即又被非法拘禁了4年,后在一个秘密设施中受到严格的软禁和持续的监视,时间长达11年。

Visits: IP:3.17.61.124

發佈留言

Left Menu IconEng | 中文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