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战升温 马来西亚面临“洗产地”风险
马来西亚槟城 —
在全球贸易格局日益复杂化的背景下,马来西亚正面临着被中国企业利用作为“洗产地”的风险。随着中美贸易战和全球出口限制的加剧,如何确保本国贸易政策不被滥用,成为马来西亚亟需解决的问题。
“洗产地”(country of origin laundering或origin washing)是一种通过改变产品的原产地信息以规避贸易限制、关税或法律规定的行为。其中洗产地常见的形式包括转运洗产地,商品从原产国(如A国)出口到中间国(如B国),然后贴上中间国的产地标签,再出口到目标国(如C国),从而规避关税、绕过贸易壁垒以提升市场竞争力。
美中贸易战是马来西亚受益匪浅
2024年5月14日,拜登政府宣布从9月27日开始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四倍关税,从25%提高到100%;对中国太阳能电池的进口税翻一番,从25%提高到50%;对部分中国进口钢铁和铝征收的关税增加三倍以上,从7.5%提高到25%。面对美国的限制措施,中国政府随即宣布限制向美国出口无人机制造所需的关键组件,并对美国芯片制造商英达伟展开反垄断调查,进一步加剧了两国在高科技领域的竞争。
即将在2025年1月20日走马上任的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更是明确表示,一上任就会对所有的中国产品税上加税。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中立国的马来西亚同时受到美中两国的青睐,吸引了来自中美两大贸易伙伴的越来越多的投资。尤其是中国公司,近来不断与马来西亚官员接触。可是马来西亚投资、贸易与工业部副部长刘镇东却多次提醒中国企业不要将马来西亚当作“洗产地”以规避美国关税。
然而刘镇东的言论很快便遭到其他政党领袖批评。马华公会副总会长拿督陈德钦表示,刘的言论不仅伤害外资情绪,也是在贬低和侮辱本国的法律制度。
尽管如此,有专家认为,单批评中国企业并不公平,因为“洗白原产地”现象并非新生事物,目的从来都是规避高额关税、出口税、海关税,以及逃避海关禁令等。
掌管雪兰莪投资、贸易及公共交通事务的槟州行政议员黄汉伟表示,他相信中美贸易战仍将持续。美国公司可能因为保护主义而逐渐撤出中国,转而选择其他友好的亚洲国家落脚,而特朗普重返白宫只会加剧这一 趋势。“不论特朗普的影响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对马来西亚而言,都会是一个好机会,”他说。
黄汉伟指出,中国是马来西亚最大的贸易伙伴,两国关系密切,但美国也是马来西亚的第二大出口目的地,因此需要与美中两国都保持良好关系。
解决“洗产地”问题至关重要
黄汉伟强调,拥有“东方硅谷”之称的槟城就是一个可持续投资的理想地点。槟城早在70年代就开始工业化,吸引了来自不同国家的投资者设厂,其中最多的是美国公司。
他举例说,美国在全球半导体产业中处于领导地位,上游推动研发及制定规格,而下游的代工和制造则是亚洲的强项,如马来西亚、越南及台湾。他补充道,全球半导体领域受到地缘政治影响,包括中美贸易战以及美国实施的高关税和制裁政策,因此这些国家需要在东南亚寻找替代工厂,以确保供应链的稳定,马来西亚因此可能受益。
但是马来西亚玛拉工艺大学(UiTM)行政科学与政策研究学院教授莫哈末·拉姆兰博士指出,中国企业将马来西亚作为“洗产地”势必加剧竞争压力,对马国经济不利。这主要与生产成本有关;如果商品在中国制造并运到马来西亚,再被重新标记为本地产品,这将对本地制造业产生影响,因为中国的生产成本由于技术进步和规模经济效应,原本就比马来西亚低。
“马来西亚制造商在价格上难以与中国商品竞争,这是难以改变的事实,”他告诉美国之音。“这减少了本地企业的发展机会,因为中国企业可能在某些领域形成垄断,削弱当地竞争者的市场份额,阻碍本土创新。因此,中国企业将马来西亚当作‘洗产地’不仅威胁本地企业的竞争力,也损害国家的经济诚信和长期发展潜力。”
莫哈末·拉姆兰博士认为,解决上述问题对于保护马来西亚产业和贸易声誉至关重要。马来西亚卷入“洗产地”问题可能会削弱全球对其产品的信任,贸易伙伴可能会质疑标注为“马来西亚制造”的产品的真实性,从而损害本地企业的声誉,降低出口竞争力,影响重要市场。
他建议,马来西亚政府应加强审计力度,验证所有标注为“马来西亚制造”的产品。尽管这项工作在大规模经济背景下非常艰难,但他相信可以借助技术,如人工智能,协助政府简化流程。
“仅指责中国企业是不公平的”
莫哈末·拉姆兰博士表示,马来西亚政府应强化企业道德生态系统。他指出,由于假冒伪劣商品泛滥,商业道德已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
“例如,在医药、保健品和化妆品行业中,许多人因使用这些商品而面临严重后果。我认为政府应认真调查‘洗产地’问题,包括对稀缺商品实施更严格的流通法规。”他还提到,马来西亚在稻米产业方面也面临挑战。本地稻米被运往泰国后,再以进口稻米的名义出售。
他补充道,自由贸易区必须受到严格监管,以确保免税商品不会被重新标记为马来西亚产品并当作本地商品出售。这将对马来西亚的税收制度产生显著影响,因此需要与贸易区、税收政策及相关法规协调运作。
莫哈末·拉姆兰博士认为,透过“洗产地”逃避税收和操纵关税等非法商业活动,往往导致政府财政损失。这些非法活动不仅是刑事违法行为,还会对公共利益造成直接影响。
“如果因税收减少导致公共资源不足,就难以在社会项目、教育和基础设施方面进行投入,这可能会对国家整体经济产生负面影响。这不仅是潜在风险,也可能在未来发生。”
他还强调,“洗产地”现象可能导致国际社会对马来西亚商品产生不信任,影响国家形象。他认为刘镇东的预警是及时且必要的。
“我认为,政府或许需要起草一份内阁文件,寻找在经济、贸易、收入、商业道德和国家形象之间的最佳平衡方案。”
“马来西亚制造”必须受到保护,因为这是我们的国家骄傲,我们不希望国内外市场对标注为‘马来西亚制造’的商品产生疑问,尤其是在‘洗产地’问题的背景下。”
努桑塔拉战略研究学院(NASR)资深研究员阿兹米·哈桑(Azmi Hassan)博士表示,针对防止“洗产地”的额外政策,马来西亚已设立投资发展机构(MIDA)。任何外国直接投资(FDI)进入时,相关公司必须经过当局审核,政府才会批准。
“我认为这些政策已经足够完善。我们可以区分纯粹来投资的中国公司和那些只是将马来西亚当作中转国的公司。我相信MIDA完全有能力做到这一点。我不认为需要额外政策来堵住漏洞,因为这可能会被北京误解,我们不希望北京和吉隆坡陷入尴尬局面。”
阿兹米博士补充道,中国利用包括马来西亚在内的一些国家作为“中转站”出口产品到美国,这种行为马来西亚政府无法完全阻止,因为中国公司不仅将产品出口到美国,还会出口到其他国家。
“中国公司在马来西亚设厂不仅仅是为了‘洗产地’,其主要目的还包括投资。如果他们设厂是为了投资,我认为对马来西亚而言是可以接受的。因此,我认为MIDA的审核机制已经有效解决了相关问题,因为MIDA会审核任何在马来西亚设立总部的公司。”
MIDA是马来西亚投资、贸易和工业部(MITI)下属的投资促进和发展机构,负责监督和推动马来西亚制造业和服务业的投资。MIDA首席执行员拿督三苏依不拉欣在今年12月指出,中国、德国、美国、荷兰及新加坡是马来西亚的主要外资来源。